宿遷,位于蘇北腹地,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城市,雖然年輕但是這片土地紅色基因的歷史卻非常悠久;無論是在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還是在新中國建設時期,涌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,他們創造了無與倫比的驕人業績,譜寫了一曲驚天地、泣鬼神的勝利凱歌。1946年6月解放戰爭打響,為防止敵人打通華北與華東的戰略通道,我華東解放區于12月在宿北進行阻敵,經過6個晝夜的激烈戰斗,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。此戰實現了華東戰場的勝利轉折,為我軍大規模兵團協同作戰積累了經驗,鼓舞了全國軍民的士氣和斗志,并受到毛澤東主席的嘉獎。現在我的身后就是宿北大戰的遺址,今天有許許多多的人們來這里緬懷革命先輩們;他們用奮斗與犧牲,書寫著對真理和信仰的執著,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,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,也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。
紅色基因代代傳承,同樣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,宿遷人民通過一代代的接續奮斗,讓今天的宿遷煥發了新的生機。自2020年6月,宿連航道一期工程開工建設,公司承監的宿連航道一期工程沭新河南船閘工程、軍屯河樞紐工程和航道工程相繼投入建設,科興人正在用擔當與奉獻助力宿遷人民的“趕海夢”……
宿連航道一期工程全長58.5公里,按照三級標準建設,設計最大船舶等級為1000噸級,新建陸運河船閘、軍屯河樞紐,改建沭新河南船閘,新、改建橋梁共17座,配套新建較大水利設施11處,工程計劃總工期4年時間。一期工程軍屯河樞紐工程和沭新河南船閘工程完成船閘主體,橋梁和航道工程正在有序推進。2022年10月,宿連航道二期工程如期開工,又一批科興人投身宿連航道建設。
在宿連航道工程建設現場,“科興紅”無疑是最亮麗的一道風景;我們不懼挑戰,在省內最高水頭9.37米的軍屯河樞紐,如何保證廊道鋼筋的綁扎按照設計的曲線要求施工,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,經過一次次的討論分析,最終采用了數控鋼管做支撐的方案,實現了設計的要求,而這中間離不開科興人的智慧;我們戰嚴寒,斗酷暑,始終堅守在工地的第一線,猶記得軍屯河樞紐剛開工的時候,一場大雪覆蓋了整個工地,氣溫驟降,而那一抹科興紅在雪地里卻異常的鮮艷;猶記得在六月的酷暑中,科興人在底板鋼筋下進行保護層檢查,在夜晚星空下旁站混凝土澆筑;我們攻堅克難,在第一次勞動競賽的大干活動中,連續一周的混凝土澆筑,讓我們日夜不停地驗收,旁站;排好值班表,做好交接,每一步都不能疏忽,雖然苦、累,但看見紅旗在高高飄揚的時候,心中又充滿了力量。
公司第一個船閘監理項目就是宿遷的皂河三線船閘,當時的老一輩科興人在艱苦的環境下迎難而上,不畏艱難,獲得了業主的一致認可;而現在接過接力棒的我們,必定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興人的精神,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繼續書寫科興人的壯麗詩篇!